第十屆綠獎入圍名單正式揭曉!衷心感謝每一位參與者

2025 第十屆綠獎已於 8/31 徵件截止,感謝每一位參與者,你們提出的每一個永續提案,都充滿了改變世界的潛力,你們的熱情與行動力,都是推動永續發展最珍貴的力量!

本屆綠獎的入圍名單如下:

創新解方獎

(計畫名稱/單位名稱)*依照計畫名稱首字筆畫順序排列

  1. AI 雷射友善驅離魚塭與果園的鳥獸猴害守護農業與生態平衡/國立中興大學-農資院農業企業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斗笠智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半導體廢棄物之高值化再利用/國立中興大學半導體與綠色科技學位學程
  3. 低碳精準加藥數位孿生/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
  4. 夜蛾不再夜襲:智慧灌溉、養分管理與病蟲害預警的整合應用/蜂巢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 負碳生質纖維複合材料開發計畫/鉅田潔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6. 處鋰科技廢棄鋰電池高效回收石墨再利用技術/處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 廢紡再生永續材料計畫/雄材大智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 美濃湖水雉棲地珍珠串連計畫/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
  9. 陸蟹方舟-援中港濕地陸蟹解說中心再生計畫/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
  10. 綠芯循環_低碳空氣革新計畫/保佳利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 與阿螺共耕,手把手守護水田生物多樣性/默語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12. 鋁渣於電爐冶煉製程之高值化再利用/國立中興大學工業與智慧科技學位學程

青年行動獎

(行動名稱/隊伍名稱)*依照行動名稱首字筆畫順序排列

  1. 2025 照亮雨林計畫/雨林漂流的三寶
  2. 一起加速減塑,成為不塑之客/加速減塑
  3. 阿公阿嬤的行動充電站/福智中 智造社
  4. 共住永續未來/2025 逢甲永續生活節
  5. 家用電器復活記/中山工商_偏鄉維修隊
  6. 科技少年永續行動/科技少年永續行動
  7. 智匯頭前,溪手未來/好河伴
  8. 推廣保育類動物—霜毛蝠/煙囪中的夜行者
  9. 剩食不浪費,營養照護一把罩!/餵餵共享隊
  10. 海底健檢卡X淨海任務行動/藍務實驗室
  11. 濱「分」潮池/不務正業高參生
  12. 環保、永續、迎向幸「蝠」/後山好靚隊
  13. 溪望有你,一起救救北港溪/雲一翔鷹
  14. 讓紙類止淚/讓紙類止淚

恭喜所有入圍團隊!你們將晉級到下一階段的面試複審,期待在面試中,看見你們更完整的永續藍圖。

未能入圍的團隊也請不要氣餒,你們的每一份提案都已經是改變的起點,期盼未來在永續的道路上,持續看見你們的身影。

第十屆綠獎徵件最後衝刺倒數!3 大提醒一次看

第十屆綠獎徵件將於 8/31 截止,提醒已送件或準備送件的團隊,請務必留意以下注意事項,確保你順利完成報名:

完成送件後,請確認有收到系統自動回覆 

送出報名表單及資料後,系統將會自動發送一封「已收到回覆」的 email 通知。若未收到,請重新檢查並確認送出。

報名截止時間為 8/31 23:59,以表單「送出時間戳記」為準 

所有提案將以系統收到的「時間戳記」為準。為避免最後一刻網路塞車或上傳延遲,強烈建議提早 1-2 天送出喔!

初審結果將統一發信通知,敬請耐心等候

本屆綠獎入圍名單,將於 9 月中旬以 email 方式通知所有參賽團隊。無論是否進入複審,都會收到通知信,麻煩請耐心等候主辦單位通知喔!

錯過再等一年! 把握最後機會,讓我們一起用創新綠點子,點亮永續新日常!

掌握兩大關鍵力,從點子到行動打造可落地的永續解方!

Photo credit:creativeart

第十屆綠獎即日起至 8 月 31 日為止展開徵件,聯華電子攜社企流舉辦一系列線上與線下活動,協助欲報名綠獎者更精準地聚焦議題、優化提案技巧。此文將綜合講座與工作坊精華,彙整實踐永續行動的關鍵心法與技巧,助你將環保理想化為具體行動,站上永續舞台!

議題洞察力:剖析氣候變局,看見問題全貌

綠獎著重徵集具備未來發展潛力與長期影響力的環境解決方案,以回應地球環境課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指出,近年高溫事件頻傳,2024 年已成為史上最熱年份,全球均溫較工業化前升高 1.55°C,已超越巴黎協定的 1.5°C 目標,未來要讓地球「退燒」將越來越艱難,除了積極找尋降溫方案,更要做好迎接氣候衝擊的準備。

葉欣誠強調,現今氣候變遷討論趨勢已從單純環保議題擴展至對於永續發展的全方位願景,因此更需要跨領域合作,整合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歷史知識,才能看見問題的全貌。同時,近年 AI 快速發展,更需要大眾深思提出來的解決方案,背後隨之而來的隱形成本與代價。舉例來說, AI 雖可透過大數據優化能源管理、降低碳排放,但其自身耗電量驚人,傳統 Google 搜尋排放 0.2 公克二氧化碳當量,使用 ChatGPT 則達 4.32 公克。「AI 到底是氣候變遷的剎車還是加速器?」葉欣誠提醒,運用科技解決問題的同時,也須反思其環境成本,找出永續發展的最佳解。

當氣侯與環境議題已成為理所當然的命題,如何更全面的分析議題背景、呈現全方位的影響力並思考解方可能帶來的負面衝擊,將成為參與綠獎提案時的決勝關鍵。

(面對當代氣候環境問題,需更全面地分析議題背景,彙整跨域知識看見問題全貌。來源:freepik)

提案執行力:從企劃到影響力評估,不只有理想更要有說服力

在釐清現況挑戰後,該如何將心中想法轉化為具體提案?綠獎辦理培力工作坊,邀請專家從簡報表達、企劃書撰寫、到解方影響力評估,為有志者提供實用建議。

精準表達:掌握說故事技巧,贏下「注意力戰爭」

NextGen Slide 共同創辦人翁順法分享,無論是在提案競賽、公司簡報、或是課堂報告等場合,要能在聽眾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關鍵在於掌握表達的技巧。首先,他提及,開場就要抓住聽眾注意力,建議從「親身故事」、「現象趨勢」或「產業痛點」擇一切入;其次,需要放大議題對目標群眾的需求核心,讓聽眾同時了解議題的重要性以及解方的獨特性,增加提案說服力。

此外,翁順法也提醒幾個提案的表達誤區,包含過長的自我介紹、有距離感的數據呈現以及過度簡化問題都會降低聽眾的聆聽興趣;讓數據日常且有感、同時呈現實的期待與想像落差,都可以讓提案更加貼近人,提升好感度。翁順法提及,綠獎競賽本質上是「注意力的競爭」,能在評審大腦留下越多印象,獲勝機會就越高。

(翁順法分享如何精準表達,贏得注意力戰爭。來源:綠獎培力工作坊)

強化執行:從人出發的設計思考,找到真正的需求

李德設計創辦人李德俊則以「設計思考」,帶領參與者思考如何以真正的需求出發,發展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李德俊指出,創新的核心在於 3 大要素的交集:深度理解人的需求、掌握科技可行性,以及具備商業模式思維。

設計思考強調減少想像中的邏輯推論,親自體驗使用情境,才能發現真正的痛點與機會。在工作坊中,李德俊教導參與者進行田野調查、繪製利害關係人及價值主張地圖,引導眾人建構真實的使用者洞察,最後,再將其與解方的邏輯串連,架構出屬於自己的完整故事。李德俊表示,成功的提案必須回答「為什麼是你能做」這個關鍵問題,突顯團隊的獨特優勢與資源,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李德俊從設計思考切入,引導參與者發展創新解方,來源:綠獎培力工作坊)

建構解方:讓問題與影響力落地,用可行性說服評審

解方設計方面,臺中教育大學社會企業中心執行長柯勇全指出,所有提案競賽的核心都在於「影響力」的展現。他強調,影響力的本質在於創造改變——當團隊投入時間、人力、經費等成本後,必須能創造出人與環境的正向改變,同時也需要注意提案的負面影響。工作坊提供了參與者多元化的量測方法,包括主觀問卷調查、客觀測試、第三方觀察等。針對環境議題,柯勇全建議採用科學化的客觀指標,如面積、碳減量、生物多樣性指標等,讓既定的科學研究支撐,具體化提案的願景。

許多參與者煩惱如何選擇議題,柯勇全表示需要注意提出議題的獨特性,環境議題無法自己發聲,重要程度往往取決於當下氛圍,選擇「少人做的」或「找出多人做的議題中他們的缺點」可以提升相對的競爭優勢。最後,作為「閱賽無數」的資深評審,他提醒學員「計畫資訊寫得不清楚,就可能任由委員自行想像」,因此必須從問題意識到成效評估,建構有敘事邏輯的可行方案,更能夠獲得評審肯定。

(柯勇全指出,所有提案競賽的核心都在於「影響力」的展現。來源:綠獎培力工作坊)

綠獎徵件倒數!邀請你共同投入永續行動

第十屆綠獎徵件至 8 月 31 日,總獎金高達新台幣 400 萬元,支持具備未來發展潛力與長期影響力的環境解決方案。無論你是想推動環境行動的學生團隊,還是擁有創新技術的組織或研究單位,都歡迎參與提案,一起為我們的生活環境帶來正向影響!

不確定你的行動是否符合綠獎資格?提案撰寫沒方向、影響力指標難衡量?

即刻了解徵件辦法、預約免費線上諮詢,讓專業團隊協助你釐清方向、強化內容!

 

▶︎ 創新解方獎

對象|法人機構、學研單位

徵件辦法|https://pse.is/7g5f68   

免費諮詢|https://pse.is/7re3e2 

 

▶︎ 青年行動獎

對象|高中職、五專、大學生

徵件辦法|https://pse.is/7g5fbd 

免費諮詢|https://pse.is/7re3jw

第十屆綠獎徵件倒數一個月!總獎金 400 萬,徵件至 8/31

綠獎徵件倒數一個月, 8/31 截止!
還在猶豫計畫是否具備投件資格嗎?申請會不會很麻煩嗎?別擔心,一次看綠獎的 3 大亮點如何協助你的提案落地

總獎金新台幣 400 萬元,實踐永續創新!

第十屆聯電綠獎總獎金新台幣 400 萬元,支持具備未來發展潛力與長期影響力的環境解決方案,不僅提供豐厚的獎金,創新解方獎得主還能獲得一年育成輔導、媒體曝光資源、更有機會與聯電建立長期合作關係;青年行動獎得主也能站上綠獎舞台、獲得媒體曝光機會,讓你的永續理念能夠具體落實、擴大曝光、為地球環境帶來正向改變!

免費諮詢服務,排解投件疑難雜症!

不確定你的行動是否符合綠獎資格?
提案撰寫沒方向、影響力指標難衡量?
歡迎立即預約免費諮詢服務,讓專業團隊協助你釐清方向、強化內容!
從可行性到溝通策略,都能提供具體建議,幫助你的提案更完整、更有機會脫穎而出。

最後一個月,提案申請其實沒那麼難!

距離綠獎徵件截止只剩一個月,只要你具備行動經驗或創新構想,申請流程比想像中還來得簡單
別讓「還沒準備好」成為錯過機會的理由,現在就立刻報名,就有機會將資源與獎金帶回家,成為推動永續的行動者!

無論你是想推動環境行動的學生團隊,還是擁有創新技術的組織或研究單位,
綠獎都誠摯邀請你投件參加,一起為地球創造永續改變!

▶︎ 參與【創新解方獎】

徵件辦法:https://pse.is/7g5f68
免費諮詢:https://pse.is/7v27vp

▶︎ 參與【青年行動獎】

徵件辦法:https://pse.is/7g5fbd
免費諮詢:https://pse.is/7v282c

【第十屆綠獎培力工作坊】免費參與,強化你的提案說服力!

為協助參賽者優化企劃內容,加強提案深度,綠獎將舉辦為期兩日的實體培力工作坊,課程聚焦於:
  • 深化議題認識與影響力設計
  • 強化提案撰寫邏輯與營運規劃能力
  • 提升簡報架構、視覺呈現與表達技巧
無論你是首次參賽或尋求突破的團隊,歡迎報名參與,透過密集課程與實作演練,打造更具說服力與行動力的提案計畫書!

【課程資訊】

  • 課程日期:2025/07/19(六)– 07/20(日)10:00–17:00(09:30 開放報到)
  • 上課地點:臺大集思會議中心 B1 洛克廳
  • 報名截止:2025/07/18(五)中午12:00
*名額有限,報名成功將以 Email 通知為準 ▶︎ 免費報名

【課程內容】

DAY 1 強化執行 × 精準表達
  • 10:00-10:10 綠獎徵件說明
  • 10:10-12:00 簡報實戰工作坊:NextGen Slide 共同創辦人 翁順法
  • 12:00-13:00 午餐
  • 13:00-16:00 設計思考與企劃書撰寫:李德設計創辦人 李德俊
  • 16:00-17:00 現場諮詢
Day 2 對焦議題 × 建構解方
  • 10:00-12:00 關鍵影響力:問題意識與解方設計 臺中教育大學社會企業中心執行長 柯勇全
  • 12:00-13:00 午餐
  • 13:00-16:00 關鍵影響力:建立成效指標 臺中教育大學社會企業中心執行長 柯勇全
  • 16:00-17:00 現場諮詢
*行前通知將於課程前 3-5 天寄發 ▶︎ 免費報名

發揮你的綠色影響力!綠獎說明會精華:專家領航、實務分享一次看

第十屆綠獎於 4 月 22 日正式啟動徵件,徵件開跑期間,聯電綠獎攜社企流於台北、台中舉辦兩場說明會,詳細說明評選內容,並邀請歷屆得獎團隊與學研界代表分享永續行動經驗。

聯電專案經理葉曉玫表示,10 年來綠獎見證許多永續構想從理念走向實踐。面對下一個 10 年,綠獎將啟動 3 大轉型,重新定義其角色與價值——「角色再定位」從獎勵者到陪跑者,協助創新方案落地,解決迫切的環境問題;「範圍更擴大」徵件對象大幅放寬,廣邀各界好手,包含非營利組織、中小企業、大專院校、研究機構等,踴躍提供具潛力與影響力的創新解方;「連結更深化」針對創新解方獎的入選團隊,聯電將深入評估專案潛力。若專案具持續發展的可能性,聯電將投入更多資源,與團隊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只要踏上這個舞台,就有機會走得更遠、走得更深。」葉曉玫表示,綠獎期望透過這些變革,為台灣永續發展注入新動能,讓綠獎成為改變的起點。

(聯電專案經理葉曉玫分享第十屆綠獎亮點。來源:社企流)

擴大參與對象,尋求多元解方

本屆綠獎賽制全新設計,分為兩大獎項,關注 3 大核心議題:氣候應變、生態保育與資源循環,為不同身份的參與者提供支持。

「青年行動獎」專為高中職與大專院校學生設計,總獎金 20 萬元,預計選出 8 組團隊,首獎 5 萬元。鼓勵青年發揮倡議力量,提升大眾對環境議題的關注與參與。

「創新解方獎」開放成立滿兩年的法人機構投件、亦首度納入學研單位,總獎金高達 380 萬元,預計選出 3 家團隊。社企流育成經理林佑家特別說明,此獎項著重於處於早期階段的解方但具未來開發潛力的方案,可能已經過初步驗證或原型測試,但尚未完全成熟;也可能已有初步收益,但還未達到獲利或市場規模化階段。

►了解徵件詳情,請瀏覽綠獎官方網站

(社企流育成經理林佑家說明綠獎徵件內容。來源:社企流)

綠獎學長姐分享來時路:行動經驗、參獎提醒全掌握

為了讓有志申請者更了解綠獎如何協助創新方案落地,並從實務經驗中獲得啟發,本次說明會邀請了第九屆綠色創新獎得主——raingo 樂眾科技營運長李郁書與 addLEss 加減數位創辦人黃瑾茹,分享他們的綠色創新實踐,以及參與綠獎的經驗與建議。

打造城市中的共享傘服務站

raingo 樂眾科技營運長李郁書分享,raingo 於 2023 年底上線,透過科技打造共享傘服務站,一方面讓大眾不用擔心忘記帶傘或雨傘損壞等問題,同時也讓這項生活必備用品更高效地循環利用。服務推行一年多後,即在北北基桃佈建 600 個站點,包含捷運站、連鎖超市、百貨公司等地,目前已累積了 20 萬 APP 用戶。

談到參與綠獎的動機,李郁書表示當初是希望透過綠獎持續放大 raingo 服務在捷運站的優勢,同時希望透過商業策略讓用戶持續回來使用,進而提高服務的中遠程價值。他建議,欲參加綠獎的團隊,可詳細拆解預算、以及量化和質化影響力,並確保提案核心符合「你喜歡的、你擅長的、他人需要的」三者交集。 他也特別感謝綠獎提供資金與執行彈性,讓團隊能靈活調整策略。

(raingo 樂眾科技營運長李郁書分享綠色行動實踐與綠獎參與經驗。來源:社企流)

從衣櫃開始的綠色革命

addLEss 加減數位創辦人黃瑾茹則分享她在衣物循環領域的創新。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她觀察到童裝汰換快速,台灣高達 50% 的舊衣直接進入焚化爐。為解決資訊不對稱及缺乏專業平台問題,addLEss 建立中間角色,提供專業篩選、7 天退換貨等保障,大幅提升二手衣交易品質。

對於無法販售的衣物,addLEss 則建構完整零廢循環供應鏈,將舊衣捐贈社福機構或與廠商合作,再製為生活用品。隨著模式成熟,她將供應鏈服務化為 SaaS,推出「Recycle Service」,與 SOGO 等企業合作,鼓勵民眾回收衣物。

2024 年,addLEss 成功影響 1.2 萬人參與衣物循環,二手衣交易量達 75%,遠高於全台平均。黃瑾茹建議有意參與綠獎的團隊,必須清楚定義要解決的問題和解決方式、統整過去測試市場的具體成果、深入分析自身在市場中的獨特性,最重要的是確保執行計劃與團隊本業高度相關且具備可實現性。

(addLEss 加減數位創辦人黃瑾茹分享綠色行動實踐與綠獎參與經驗。來源:社企流)

首度開放學研單位參與徵件!院校代表鼓勵多方行動

第十屆綠獎擴大徵件,首度納入國內大專院校碩博士生團隊及學術研究單位,期望借重學術界的豐沛經驗與創新能量,共同回應地球環境挑戰。在本次徵件說明會中,特別邀請到兩所積極推動永續創新的學術單位代表——臺灣大學永續辦公室副主任許聿廷、逢甲大學永續處特聘教授兼永續長吳志超,分享他們在校園內如何實踐永續、培育綠色人才,為有志參與綠獎的行動者提供更多永續啟發。

「學生由下而上的動能,將凝聚社會永續精神」

臺灣大學永續辦公室副主任許聿廷分享了臺大在永續發展上的深厚基礎與前瞻規劃。臺大作為台灣規模最大的學府,永續發展起步甚早,早已完成碳盤查並獲得認證,更於 2023 年提出 2048 年碳中和的明確目標。

臺大永續實踐與綠獎核心精神緊密連結,其氣候應變策略涵蓋節能、再生能源、負碳技術等五大面向,如安裝智慧電表與汰換耗能設備,已成功減少逾 2600 噸溫室氣體排放。在資源循環方面,臺大積極推動共享經濟,引進 raingo 共享傘與持續營運 U-bike,並倡導校園無車化。針對生態保育,臺大則透過復育野生動物棲地、螢火蟲計畫等,展現對校園生態的全面關懷。

更重要的是,臺大將永續人才培育視為重要使命,推出跨院整合的 ESG 學程,培養學生的永續思維與實務能力,為社會輸送具備永續視野的生力軍。許聿廷期待,有更多學生採取行動,這股由下而上的動能,將能共同凝聚校院、社會之永續精神與行動。

(臺灣大學永續辦公室副主任許聿廷鼓勵更多人採取行動,凝聚永續精神。來源:社企流)

 

「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才能走得久、走得遠」

逢甲大學永續處特聘教授兼永續長吳志超以「中庸」哲學,分享逢甲在永續發展上的創新思維。逢甲不僅是台灣私立大學中最早發布永續報告書的學校,更在 QS(Quacquarelli Symonds) 世界永續大學排名中榮獲台灣私立大學第一名。

吳志超強調,逢甲透過「中庸」實踐永續,力求「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才能走得久、走得遠」,如會議全面禁用一次性餐盒、課程系統性對接永續議題,讓永續思維潛移默化。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由學生主動發起的「永續生活節」,此活動完全由學生自主籌辦,並實現零垃圾目標,所有攤位標示改用布料製作,活動後回收再利用。這項創新行動具體減少了 1667 個一次性資源使用與大量碳排放,展現了減碳、資源循環的豐碩成果,也印證了綠獎鼓勵「青年行動」所能發揮的影響力。逢甲也積極與偏鄉小學合作,將永續教育從小扎根,培養更多具熱忱的永續人才,成為社會永續人才供應鏈的重要環節。

(逢甲大學永續處特聘教授兼永續長吳志超以「中庸」哲學,分享逢甲在永續發展上的創新思維。來源:社企流)

 

讓綠獎陪你一起將永續行動落地

聯電綠獎至今已深度支持 81 項實踐計畫。第十屆徵件持續擴大支持對象,期望串聯更多具永續願景的行動者,用創新綠點子一同點亮永續新日常!

 

► 掌握最新消息,歡迎追蹤綠獎粉絲專頁

►了解綠獎核心主題,免費報名綠獎線上徵件主題講座

 

聯華電子第十屆綠獎嶄新啟航,匯聚學界共創永續未來

為深耕環境永續,激發多元創新,邁入第十年的聯華電子「綠獎」自今 (22) 日起至 8 月 31 日止,盛大展開徵件活動。本屆綠獎展現全新氣象,不僅首度邀請國內大專院校、學術研究單位及一般企業參與,更著重徵集具備未來發展潛力與長期影響力的環境解決方案,期能匯聚學術界的尖端研究與靈活創意,一同回應地球環境課題。

聯華電子共同總經理暨永續長簡山傑表示:「企業的成長不能脫離對環境的尊重與保護,聯電綠獎自創辦以來,秉持『在地扎根,永續共好』的精神,自許成為台灣生態保育的堅強後盾;一路走來受到社會各界、與生態圈夥伴的支持,我們心中充滿感激。從極端氣候頻繁發生,到自然資源日漸枯竭,我們看到氣候變遷對地球生態與人類社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因此,除了積極保育受到氣候衝擊的生態系之外,從源頭解決造成氣候問題的成因也同樣重要。聯電希望從『氣候應變、資源循環與生態保育』3 大面向,全面地支持更多在地行動者,更積極回應這個時代給我們的環境命題。我們相信,真正的改變,來自一群人的努力不懈,聯電願意攜手供應商,成為創新解方的穩定支持者,與大家並肩同行,為下一代留下青山綠水的未來。」

本屆綠獎持續聚焦氣候應變、生態保育與資源循環 3 大議題,徵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技術與方案、維護生態系統健康的創新方法、以及從源頭減量到資源再利用的循環經濟模式。評選分為「創新解方獎」與「青年行動獎」兩組,其中「創新解方獎」開放成立滿兩年的法人機構投件,亦首度納入大專院校碩博士生團隊及學術研究單位;而「青年行動獎」則持續鼓勵高中職及大專院校學生發揮創意,以實際行動倡議環境議題。

聯電自 2016 年開始舉辦「綠獎」以來,已累計支持了 81 個生態保育和綠色創新計畫。今年第十屆綠獎以總獎金 400 萬元,攜手 8 家企業夥伴包括:3M、東京威力科創、漢民科技、漢科系統、智原科技、大陽日酸、棨揚、欣興電子,並由社企流協辦,一起支持與響應環境永續。

綠獎徵件從即日起至 8 月 31 日截止,誠摯邀請各界踴躍參與!詳情請關注綠獎官網公告:https://www.ecoechoaward.com

聯華電子「綠獎」推動生物多樣性,9 年累積 81 項成果遍及全台


2024/12/2 聯合新聞網

聯華電子於11/29(五)舉辦第九屆綠獎頒獎典禮,表彰在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方面表現卓越的13家得獎團體與學生。今年的獲獎計畫豐富多元,涵蓋了保育珍貴鳥類及海洋生物,以及循環衣物再利用的創新解決方案。自綠獎成立九年以來,已支持81件生態保育與綠色創新計劃,成果遍及全台,充分展現出企業對生態環境的深切關懷。

聯華電子於11/29(五)舉辦第九屆綠獎頒獎典禮,表彰在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方面表現卓越的13家得獎團體與學生。今年的獲獎計畫豐富多元,涵蓋了保育珍貴鳥類及海洋生物,以及循環衣物再利用的創新解決方案。自綠獎成立九年以來,已支持81件生態保育與綠色創新計劃,成果遍及全台,充分展現出企業對生態環境的深切關懷。

聯華電子共同總經理暨永續長簡山傑表示:「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對地球生態系的影響非常巨大,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氣候行動還是生態保育,要獲得成功都需要長期資源的挹注。聯電在十年前倡議綠獎,正是因為看到了生態保育推動的困境,我們期許綠獎成為台灣生態保育界的後盾,同時也是友善環境創新方案的搖籃,為環境永續尋找解方。」

綠獎「生態保育獎」計畫著重在保育台灣豐富的生態物種,今年得獎的3件獲獎案例包含:「高雄市野鳥學會」進行二級保育鳥類「黃鸝」的守護行動,透過校園或社區推廣活動,建立鳥類生態保育教育理念;「花蓮港口社區發展協會」復育石梯坪海域的珍貴物種「硨磲貝」,以公私部門跨界合作,讓石梯坪海域恢復美麗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此外,也與「磺溪生活流域」共同守護流經大台北地區的磺溪,維護豐富的生物和多變的棲地樣態,邁向城溪共好的目標。

本屆共有2家新創團隊獲得「綠色創新獎」,其中「加減數位公司」呼應循環經濟議題,讓每一件衣服物盡其用,開發自有APP、官網,協助消費者與合作夥伴回收衣物,強化二手衣的循環供應鏈;「樂眾科技公司」以AIoT共享傘基礎建設,造市範圍從清大和交大校園出發,密集鋪設AIoT共享傘租借站,創造共享傘循環經濟。

在「青少年環境行動獎」部分,來自各校學生也提出多元的環境解決方案,包括:記錄食蟹獴的活動模式和數量變化、探討高美濕地護蟹生態廊道之設置、復育台灣埤塘原生魚類計劃、復育青鱂魚的行動等。這些由學生提出的多元解決方案,除了影響同儕之外,更延伸擴及到一般社會大眾,展現學生結合創意實踐於日常生活,以行動參與環境保護的決心。

綠獎資訊 ── 第九屆綠獎得獎名單正式出爐

🌱第九屆綠獎複選已於10月下旬完成評分,每個團體、學生與新創單位的都表現得相當優秀,謝謝大家的報告與分享🥰

經過評審們專業評審與多次討論後,第九屆綠獎得獎名單正式公告如下👇

 

🌳#生態保育計畫獎助 得獎名單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社區發展協會

🐚計畫名稱:東海岸港口部落的海中玫瑰公園-石梯坪海域硨磲貝復育

計畫在推動原住民社區的生態保育上,具備了人文及生態的多重意義,石梯坪海域硨磲貝復育,讓海洋永續與產業經濟共榮共好,並不斷提供海洋及下一代生物多樣性的環境,成為結合傳統智慧與現代保育理念的成功典範。

 

🕊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

🪶計畫名稱:紮根~守護黃鸝行動

計畫透過校園或社區推廣活動,建立黃鸝保育和鳥類生態保育教育理念,推動高雄成為黃鸝友善之都的方向邁進,提高計畫可行性和長期影響力,助高雄黃鸝的可持續保育。

 

☘️磺溪生活流域

🪴計畫名稱:都市綠廊——磺溪生態大教室

以公民參與、環境教育與社會行銷專業,提供各形角色的環境學習機會,以行動、更豐富的夥伴關係,尋求城溪共好,增強社區、民眾認同感與責任感,促進社區可持續發展。

(依計畫名稱筆畫順序排列)

﹍﹍﹍﹍﹍﹍﹍﹍﹍﹍﹍﹍﹍﹍﹍﹍﹍﹍﹍﹍﹍﹍

🌱#青少年環境行動獎 得獎名單

👉【首獎】

🌟守護達觀食蟹獴

隊伍名稱:達觀獴騎士團

對食蟹獴的生態調查紀錄豐富,完整呈現團隊分工監測,善用iNaturalist做科學性的紀錄,期許未來能擴大範圍調查,推廣連結在地公民、學校,傳承給更多人知道,達到充分行動、支持、參與。

 

👉【優選】

🌟SDGs14和15 海與路之間的生態保育由紅螯螳臂蟹的趨光性探討高美濕地護蟹生態廊道之設置

隊伍名稱:蟹蟹你來高美

利用趨光性感光實驗引導陸蟹行走安全途徑,相當完整的行動規劃,強調陸蟹的保育,執行方向明確,期許能推廣促進更多在地民眾參與,一起了解、認識陸蟹,且達到共同保育的功效。

🌟以校園水池復育台灣埤塘原生魚類計劃

隊伍名稱:以校園水池復育台灣埤塘原生魚類計劃

以校園水池復育發想,相當具創意、且實質行動明確,對於魚種選擇及水位分布皆考慮周全,值得鼓勵,量化與物種變化也可在未來多進行觀察,並可計畫推廣至各校園的方式,以建立行動的延續性。

🌟復魚者聯盟

隊伍名稱:復魚者聯盟

對於魚種認知了解度高,進行保育到復育的計畫完整,建議宣傳方式可再多加著墨,藉此達到在地及社會上的關注度,選擇復育的魚種及棲息地位置也相當重要,期待同學能串連激起更多創意行動。

 

👉【佳作】

🌟SDGs之「生生不息」–校園花臺與生物炭美好的締結

隊伍名稱:SDGs之「生生不息」–校園花臺與生物炭美好的締結

於校園生活進行花臺植物種植計畫,利用生物炭達到SDGs多項指標,並廣宣給同學們,發揮影響力,值得嘉許。建議可以更數據化、圖表記錄出行動計畫係項,並增強試驗組數擴大規模執行會更好。

🌟一網打盡不留餘蒂

隊伍名稱:不落蒂

生活中小小的菸蒂,透過水溝攔網的設立,也集結造成不少環境問題,同學結合社區、里民活動宣傳、執行,值得肯定,有淺力能推動更多行政區、縣市合作,打造清除菸蒂,保衛人們健康與環境。

🌟北港溪漂漂河大作戰2.0

隊伍名稱:北港溪漂漂河大作戰2.0

長期關注的溪流垃圾問題,經過同學們的數據統計、網路程式區欲設立出垃圾密集點,並進行標示、同時宣導,可激發出未來的持續性及傳承,並針對溪流進行保育的更完整。

🌟守護我們的竹溪_哈赫拿爾森林(二部曲)

隊伍名稱:森呼溪

計畫推廣在地溪流,同學長期投入環境保育議題,透過觀察、監測,了解竹溪的生態及可達到的效益是相當重要的,藉由互動遊戲並加入竹溪亮點特色,向更多人宣傳將更有發展性。

(依行動名稱筆畫順序排列)

﹍﹍﹍﹍﹍﹍﹍﹍﹍﹍﹍﹍﹍﹍﹍﹍﹍﹍﹍﹍﹍﹍

👉#綠色創新獎 得獎名單

💖加減數位有限公司

👕計畫名稱:3R衣循環生活圈

首創整合零廢衣循環供應鏈,開發自有APP、強化供應鏈與開展RAAS,結合童裝、二手衣交易平台,提供零售品牌RAAS逆向回收解決方案。

 

💖樂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計畫名稱:AIoT城市共享傘

以 raingo pass 為核心,實現民眾不必再買傘的生活方式,並持續透過AI 串連各項營運角色、調研、數據搜集優化方案、體驗,持續維持服務可靠性,讓更多人一起從源頭減少購買,減少碳排。

(依計畫名稱筆畫順序排列)

﹍﹍﹍﹍﹍﹍﹍﹍﹍﹍﹍﹍﹍﹍﹍﹍﹍﹍﹍﹍﹍﹍

恭喜以上得獎團體、學生與單位

從複選會議之中能看見入圍的各單位隊伍,對於自然保育與守護環境的愛與熱情!

再次感謝每一位珍惜與守護環境的您,讓人對於永續未來更充滿希望。

 

本屆獎項已定,但第九屆綠獎還沒結束~

各位支持綠獎的朋友,請繼續關注我們粉專,持續追蹤綠獎消息!

 

#第九屆綠獎頒獎典禮暨交流分享會

將於11/29(五)14:00新竹聯華電子UT-8F演講廳舉行,

將邀請評審委員、合作夥伴、獲獎團體單位與學生隊伍出席,一同共襄盛舉!

#第九屆綠獎 #綠獎 #公布得獎名單 #頒獎典禮 #生態保育計畫徵件 #青少年環境行動 #綠色創新 #環保 #低碳家園 #生態保育 #環境教育 #企業社會責任 #綠色行動

綠獎資訊 ── 第九屆綠獎🌏入圍複選名單公布

2024第九屆綠獎已於8月底徵件截止,

徵件期間,收到許多單位計畫書與學生隊伍行動說明書,作品都十分優秀!

感謝每一位願意共同守護環境的您,讓人對於永續未來更充滿希望。

公布第九屆綠獎的複選名單,入圍的有:

#生態保育領域

⭐  生態保育計畫獎助(計畫名稱/單位名稱)

・ 「foRest台南都市熱帶森林復育計畫」/社團法人台灣里山里海推廣協會

・ 「東海岸港口部落的海中玫瑰公園-石梯坪海域硨磲貝復育」/花蓮縣豐濱鄉港口社區發展協會

・ 「保育新希望:食蛇龜永續發展計畫」/雲林縣湖山水庫人文生態保護協會

・ 「猛禽中陷阱」/社團法人台灣猛禽研究會

・ 「鳶守.守鳶– 守護185綠色廊道「鳶家」計畫」/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慈惠善導書院文化教育研究協會

・ 「都市綠廊——磺溪生態大教室」/磺溪生活流域

・ 「紮根~守護黃鸝行動」/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

・ 「新國民義務教育─生物多樣性主流化推廣行動」/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

(依照計畫名稱筆畫順序排列)

⭐ 青少年環境行動獎 (行動名稱/隊伍名稱)

・ 「SDGs之「生生不息」–校園花臺與生物炭美好的締結」/SDGs之「生生不息」–校園花臺與生物炭美好的締結

・ 「SDGs14和15 海與路之間的生態保育由紅螯螳臂蟹的趨光性探討高美濕地護蟹生態廊道之設置」/SDGs14和15 海與路之間的生態保育由紅螯螳臂蟹的趨光性探討高美濕地護蟹生態廊道之設置

・ 「一網打盡 不留餘蒂」/不落蒂

・ 「北港溪漂漂河大作戰2.0」/北港溪漂漂河大作戰2.0

・ 「以校園水池復育台灣埤塘原生魚類計劃」/以校園水池復育台灣埤塘原生魚類計劃

・ 「守護我們的竹溪-哈赫拿爾森林 (二部曲)」/森呼溪

・ 「守護達觀食蟹獴」/達觀獴騎士團

・ 「衣袋傳三代」/袋袋相傳3.0

・ 「風力發電機改良議題」/GREEN ENERGY

・ 「復魚者聯盟」/復魚者聯盟

(依照行動名稱筆畫順序排列)

 #綠色創新領域

⭐ 綠色創新獎

・ 「3R衣循環生活圈」/加減數位有限公司

・ 「「PlastiCircular 塑環真R」循環計畫」/環海淨塑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FarmiSpace 的綠色承諾:智慧農業守護環境」/悠由數據應用股份有限公司

・ 「AIoT城市共享傘」/樂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負碳地球隊〕你減排我種碳!農夫驕傲運動」/直接跟農夫買股份有限公司

・ 「以嶄新蟲害智慧監控技術發展長期穩定的永續農業模式」/樸農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從海洋中挽救森林:海藻纖維替代原木纖維的創新永續之路」/品嘉生技有限公司

・ 「解放廢棄半導體-馳矽騁綠-矽廢循環低碳緩衝包材」/馳綠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精緻省更永續」/亦頂股份有限公司

・ 「廢水變黃金 – 智慧型放流水農業應用計畫」/準線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依照計畫名稱筆畫順序排列)

恭喜以上入圍的團體單位與學生隊伍🎉🎉🎉

從眾多計畫書中,看到申請者對於守護自然保育與找出生態解方的用心與熱情!

藉此更能知道,在台灣有越來越多人重視環境議題,並採取實際行動來改變❤️

如此多人一同為環境努力,讓人相當感動😭,台灣的生態環境與未來永續更是充滿希望!

 

複選會議詳細資訊將以電子郵件寄信通知入圍之團體單位與學生隊伍。

未入選單位與隊伍也請不要氣餒,我們仍十分肯定您的努力與用心。

綠獎感謝所有關心生態保育的團體單位、新創隊伍及有志青年,今年一起參與綠獎徵件,共同為守護環境盡份心力❤️

有任何疑問歡迎留言或是私訊粉專喔!

綠獎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coechoaward/

訂閱 +開啟小鈴鐺 了解更多綠獎及相關議題

綠獎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ecoechoaward6675

 

#第九屆綠獎 #綠獎 #公布複選入圍 #徵件 #綠獎徵件#環保 #生態保育 #永續 #青年倡議 #綠色創新 #企業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