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手記-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力
文、圖/荒野保護協會推廣講師 鄭文欽(自然名:無患子)
最近在體驗用聲音重新認識周遭環境,工具是聽診器和圓盤集音器。聽診器用來聽「樹的聲音」以及聽「樹聽到的聲音」,因為樹的傳導性很好,幾乎什麼聲音都聽的到。透過樹,在台北聽到的是人聲、車聲、馬達聲,而在山裡聽到的是風聲、流水聲、樹枝掉落的聲音,幸運的話還會聽到樹喝水的聲音。而圓盤集音器對高頻的聲音較敏感,所以對鳥聲和流水聲聽的特別清楚,如果在安靜的場域,連鳥兒對話的情緒都可以分辨得出來。但相對的,集音器對於都市環境中各式交通工具、施工機具的聲音,也一樣聽得鉅細靡遺。
透過這樣的聲音體驗,心中最大的感觸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製造出不少有形的廢棄物,更製造了很多令人不悅的噪音。動物還能跑,但植物還滿慘的,只能默默地接受無法反抗,難怪路樹一副不大快樂的樣子。從大安森林公園周邊的超高房價來看,人們應該是喜歡親近自然的,但卻拼命營造出各式動植物不喜歡的環境。仔細想想,就算只是為了人類自己,還是少製造點噪音吧!
(圖說:聆聽公園一角、溼地水鳥和樹聽到的聲音)
除了少製造點噪音,我們還真的有不少事應該持續去做。首先就是減少塑膠使用量,尤其是一次性的塑膠用品,造成塑膠氾濫的主因絕大部分是人們不願改變用完即丟的使用慣性。而不願改變的原因,往往是沒見過超量塑膠對環境的危害,只要參與幾次淨灘活動,親眼目睹一次性垃圾對環境、對生物的衝擊,相信每個人多少都會願意去配合政府的各種減塑政策。
現代社會無法避免使用塑膠,但每個人都要多多思考如何循環使用,不只是塑膠,每一項天然資源都應該如此。仔細想想,垃圾似乎是現代人類社會的特產,在沒有人類的地方是不會產出垃圾的,大自然的設計就是一套設計完美的循環式運作,包含碳循環、氮循環、水循環…等,有機物、無機物、動物、植物的新陳代謝都是環環相扣,一個流程的結束是另一個流程的開始,我們應該虛心學習。
(圖說:萬里海岸的沙灘垃圾、等待分類的各式塑膠、破碎難以分類的保麗龍)
還有一項不該是廢棄物的廢棄物,那就是廚餘。台灣人製造廚餘的能力和歐、美大國相當,每人每年96公斤的產量在亞洲更是超越中、日、韓,排名第一。但是我們並沒有那麼多的豬可以吃廚餘,也沒有那麼多的堆肥廠可以消化廚餘,最後往往是瀝乾之後送進焚化爐,所以請大家吃多少煮多少,煮多少吃多少吧!另外,我們還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用眼睛吃食物,造成許多外觀不夠漂亮的食材,還沒到廚房、餐桌,在產地、在海關直接被判死刑,這就是美食的代價與舌尖上的浪費。
(圖說:大自然的永續循環值得我們虛心學習)
我們都想要將一輩子打拼累積的資產永續傳承給後代子孫,其實更應該好好想想如何將環境資源也永續傳承給後代。永續發展的基本定義,就是滿足當代需求且不影響後代滿足其需求的發展,簡單的說就是「取所當取、休養生息,尊重自然、珍惜資源」。融入生活的做法就是「減塑、減速、簡素」,減少塑膠用量、減少消耗速度、生活簡單樸素,把「耐用成為流行、循環就是時尚」轉化為一種生活態度。想想如果有一天,大家見面的時候,衣服穿越久越時尚、手機用越久越潮牌,那環境應該就有救了!
推廣環境三部曲「打開自然之眼、讓自然走進生活、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力」,一直是我擔任環境教育志工努力的方向。而這種漸進式的調整,也滿適合常年為生活、為工作打拼的每個人,大家不妨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