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地維護與物種復育之重要性

桃園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寶地,有高山大川也有沃野小溪,有秀麗水庫也有雅緻水塘,這些獨具的景觀在經濟掛帥追求工商發展的前提下,許多地景都被犧牲了,連帶影響物種棲地的完整性,早年普遍存在溪流田野的善螺及圓田螺現在已不復見,20多年前萍蓬草幾乎消失,原本白石山上處處可見的艷紅鹿子百合也僅剩山壁上寥寥可數的幾株,海邊的藻礁苟延殘喘,潮間帶的招潮蟹消失大半,陸蟹找不到回去大海產卵的路,這些都是我們必須及提早努力挽救的對象,也是我們的使命。

艷紅鹿子百合是台灣四種原生百合中目前最漂亮的一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原本排名第一的細葉捲丹百合已經消失,所以艷紅鹿子就晉升第一囉!而在台灣的分布僅止於基隆、台北及桃園一帶山區,尤其桃園境內只有白石山至金面山一帶有族群分布。

往年盜採猖狂的狀況,甚至於前幾年目睹某社大植物界知名指導老師,帶著學員攜長枝剪採花,也在四年不斷宣導中得到改善,如今喧鬧的花況多數都能得到留存;在多次的登山過程中與山友的互動都感受到他們與我們一樣,珍愛此片山林的奇花異草,更有熱情山友加入護花行列,有此經驗值得每位夥伴在登山時都記得擔任宣導工作,爾後遍地開花的榮景將可拭目期待。

桃園縣民超過兩百萬人,但是知道什麼是藻礁的民眾甚少,所以從民國98年起桃園分會將濱海生態列入定觀點,以藻礁區為中心定期做導覽解說,也接受機關團體與學校的邀約大力宣導演講,我們相信只有讓更多人了解什麼是藻礁以及它的重要與珍貴,才能喚起大家對環境生態的重視。

「千塘縣」是桃園的別稱,密布的埤塘與錯縱的渠道,孕育了豐富的溼地生態,水生植物中除了荒野LOGO中的台灣萍蓬草外,還有桃園藺及龍潭小杏菜等稀有物種,當然有水就有魚,埤圳中總有各類形形色色的魚種,可是近年外來強勢種入侵與河川汙染嚴重,早年埤圳常見的魚種有些已不復見,或是瀕臨消失。

不論是大環境還是微棲地的改變,都可能是生態的浩劫,例如細葉捲丹百合的消失,除了人類貪婪地盜採之外,就是因為環境的改變與破壞,讓他們無法繁衍下一代;荒野協會桃園分會十幾年來對於棲地維護不遺餘力,為了瀕危的萍蓬草,花了超過十年的時間移除強勢外來種,乾旱時一棵一棵的挖起來放到庇護池,以延續種源的生命,現今已不虞滅絕,接下來還有許多物種的棲息環境也受到嚴重破壞,我們除了大聲疾呼之外,更要以實際行動介入,希望在尚有挽救與延續的機會中,讓多樣性物種的生命得以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