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琉球的海洋生態保育(上)
文、圖/樊同雲(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員)、蔡喬欣(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助理)
小琉球地處台灣本島的西南方外海,本身為珊瑚礁島嶼,對於此地區的經濟、漁業、觀光、社會和文化的發展,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由於珊瑚礁的發展需要陽光充足、氣候溫暖、水質清澈乾淨和堅硬穩固的海底,因此可以推論其周邊的海域環境條件在從前必然非常優質,珊瑚與各種造礁生物才得以建造出整座島嶼。
在熱帶淺海繁盛發展的珊瑚礁具有高生物多樣性、豐富生物量、以及高生產力等特性,並在建造陸地、保護海岸、孕育多樣生物物種、培育豐富漁業資源、維持生態平衡、提供食物和藥物、做為觀光遊憩資源等,都具有很高的生態系服務價值。珊瑚礁在過去常被比喻為海中的熱帶雨林,以凸顯其生態系的溫暖亮麗、3D立體、複雜與多層次的結構,生物種類繁盛且形態多變美麗的深刻視覺印象。
以現代化科技角度來看,珊瑚礁也可形容為海底的智慧城市,必須仰賴充足的陽光供應太陽能,潔淨透明的海水使光線充分穿透到海底,珊瑚體內的共生藻和其他藻類進行光合作用,製造大量的氧氣和營養,使珊瑚和各類生物快速生長與繁殖。經由潮汐、波浪和海流促進物質輸送與交換,多樣豐富生物組成的綿密食物網,使得能量轉換和營養循環利用完整且效率高。
然而,回顧過去小琉球的發展歷程,我們並沒有如此的遠見與智慧。根據文獻,小琉球周邊海域在1970年代擁有非常繁盛的珊瑚礁, 珊瑚數量幾乎居全台之冠,活珊瑚覆蓋率高達 60-80%,各類型的珊瑚都非常豐富,珊瑚群體也很大型,直徑可達數公尺。
隨著人口增加和社區發展,歷經過度和不當採捕漁業資源,如魚 類、珊瑚、螺貝類、蝦蟹類、海參和海膽等;土地開發、廢水排放、來自小琉球本島和台灣沿岸的污染,導致近二十餘年來,珊瑚礁已明顯衰退,呈現水質混濁、生物數量劇烈減少的淒涼景象,活珊瑚的數量與珊瑚礁的健康狀況退步為名列全台倒數前幾名。
在屏東縣政府的支持下,過去數年我們進行小琉球詳細的環島和不同深度的潛水調查,依照海底礁體的面積、環境條件、珊瑚礁的健康狀況、活珊瑚的數量與優勢類別、當地地形與人為開發活動等,可主要分成四個區域:
一、首先是珊瑚礁現有狀況最佳的南區,位於琉球新漁港以南經厚石裙礁至海子口漁港:
整體而言,此海域具有狀況最好的珊瑚礁,其礁體面積最大、石珊瑚數量最多,周邊開發與人為干擾較少,擁有發展成為海洋保護區的最佳條件,建議在此區域成立海洋保護區,並與位於 屏東縣恆春半島墾丁國家公園海域,於年成立的後壁湖海洋資源保護示範區互相合作、交流、學習與共同發展。
二、然後是珊瑚礁現有狀況次佳的東區,位於小琉球遊客進出之主要港口─白沙觀光港以東經中澳沙灘、漁福港、龍蝦洞、旭日亭至琉球新漁港:
舊的海底電纜、以及舊的和新的海底水管皆由此區域經過而連上陸地供應水電,陸地的人為開發與活動較多。
(圖說:新的海底水管與鄰近繁盛生長的白鞭珊瑚與軟珊瑚。)
第三區是北邊,由杉福漁港以北經杉板灣、沙瑪基休閒生態露營區、美人洞、花瓶岩至白沙觀光港:
此區在花瓶岩至美人洞的礁體最窄且地形較陡,約20公尺深即為沙地,淺區藻類繁盛生長,冬季時有大量綠藻生長,2-3公尺深以下的部份淺區軟珊瑚繁盛生長;沙瑪基休閒生態露營區附近海底珊瑚數量少,有許多仙掌藻和海藻生長,部份地區出現許多海羽星、海膽和白鞭珊瑚。珊瑚覆蓋率約10-20%。
杉福漁港外,水深約20公尺處有人工魚礁,另有船隻殘骸。綠蠵龜常在附近棲息,甚至產卵。箱網亦位於此區,而杉福生態廊道則位於 杉福漁港北側。
第四區是西部,由杉福漁港以西經蛤板灣、烏鬼洞、落日亭至海子口漁港:
烏鬼洞附近海底呈現白鞭珊瑚密集生長,海羽星也數量豐富;而海子口漁 港附近海底則呈現密集白鞭珊瑚、較多的葉片 形石珊瑚和大型藻共存的景象。珊瑚覆蓋率約10-20%。
原文請詳見:http://www.wetland.org.tw/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出版之台灣濕地雜誌96期 http://www.wetland.org.tw/hope/PDF/960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