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好水十選嗎?來作自己的溪流管家(上)
「看到出海口了!」幾個孩子爬上石頭指著前方,有穿越成海賊王的感覺!今天,這群孩子像大人,可以協助溪石下水生昆蟲的翻找調查;而同行的大人則變成孩子般,趴在水面看魚穿梭,躺在水裡不想起回到陸地的世界。
沒有下溪之前,你不會知道
你一定知道溪流最後匯入海,但在沒有真實走下溪之前,我們其實不知道他入海前是跌宕地熱情投入?還是平緩地欲迎還拒?更沒想到還會有座公路未開通前的臨海石拱橋,40年前海邊的梯田人家會過橋跨溪交通、也沿著溪邊的圳溝取水灌溉。
因為溪很小似乎不太重要,所以這裡住了誰,也不會有調查告訴我們。直到飛行攝影機被食蟹獴盯上、以及下溪經過潭邊岩壁看到紫嘯鶇的巢。
這兒有名的是海,有很多漁港、也有很多人浮潛。但沒有下溪之前,不會知道距海200公尺樹蔭茂密的溪谷裡,閃著藍紫光芒的鰕虎公魚護衛著繁殖地盤;被放流的笛鯛魚苗背著T型標記,在還沒長成一米身軀前也會繞進溪裡活動;河海真的一家。
這些感知不同於兩座橋後的烤肉人潮,我們在這裡,看見了既熟悉又陌生、和人類世界平行但共存的流域之生。這是貢寮小溪的日常,多樣的鄰居源自於他的自然不工整。而他曾經要被整治成平整的河岸、平緩的河床,因為很多因素,包括規劃者不知道這裡有這麼多些共生的鄰居們依賴著他的原始野貌。
隔山如隔行,規格化的治理行不通
我們和溪流的關係正被規格化:戲水需要在工程整理過的整齊河岸、而近年流行的生態藍帶,常常把生態賴以累積的大小礫石和複雜植生剷平。因為面對極端氣候的慌張和民意壓力,我們想用最快的方式宣告不再缺水或淹水,所以忽略了上游加速排水就會增加下游積水的可能,忘記了平時有水用,是因為大地像海綿一樣貯存天雨;甚至在美麗的原始河川泛舟做生意之後,開始嫌棄那刺激及風險,想要把太刺激的激流整平,忘了這些溪石都是秀姑巒溪之所以孕育文化並受遊客喜愛的主因。
在這些需要有效率有依據的規格化作業中,坐鎮中央的人會忘了不同的氣候造就河溪不同的豐枯節奏、不同的地質地形也早揭示了風險所在。更糟的是我們民眾都把河溪的事交給政府處理,而負責的主管機關專業可能只在排水或坡地安全,因而忘了河溪還有平時的生態功能,也忘了河溪附近生活的人們,最能蒐集她或溫柔或咆哮的不同面貌,最知道什麼季節坐在哪顆石上最安全舒服,最有機會察覺深潭或河灘有哪些動物會出沒。
Immersion+UX環境治理也需要沈浸式和參與式設計
隔一座山,地質地形就不同,溪況、魚況也會不一樣。專業資源多半跟著專案走,對於還沒有要治理的溪流少有資源會去瞭解,也沒有精準研究的目標。而一旦需要做了,時間又很倉促。但當更多住在水邊的人,能長期地用感受觀察記錄,真實的現象及變化的節奏,有機會提供更多治理實作的元素。這就好比語言文化的「沈浸式」學習累積,只需要,有群線民常常走向一條溪。台東荒野的「野溪調查小組」(http://sowttwr.blogspot.tw/p/blog-page.html),算是台灣的先驅團隊,一條一條走,準備為台東的溪流立傳。
而且,河溪如同其他環境資源,具有多功能的生態系服務(Ecosystem Services)。當治理需對多元需求的使用者交代,可以透過參與式設計蒐集不同的「使用者經驗」。河溪的多元使用者包括那些不會說話的生物們,等到他們用滅絕來表達就來不及了,然而,透過長期的觀察記錄,或許我們也都能幫魚說蝦話。